- · 《农电管理》栏目设置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收稿方向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投稿方式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征稿要求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刊物宗旨[05/29]
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网格化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,已经被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。网格化基于资源分配的理念,通过网格资源分配系统,将各个网格内部的客户、资源、需求进行动态匹配,并
0 引言
网格化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,已经被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。网格化基于资源分配的理念,通过网格资源分配系统,将各个网格内部的客户、资源、需求进行动态匹配,并实施网格化管理。网格化的这种管理方法,适合地域分散、设备老化的农电管理,通过网格的方式进行集中,并实施个性化、差异化服务,提升电力服务整体水平。
1 网格化管理及其定义
网格化最初起源于计算机领域,应用于管理中,主要是借助现有的信息平台,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管理对象划分为多个单元格,并构成管理网络。如图1所示,一个网格化管理组织一般包括管理中心、综合执法、网格内部事件、管理通信系统和评价中心等环节,通过一个闭环的实施和评价系统,完成对系统内部各个网格的科学管理。基于此,将网格化服务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农电管理,有利于创新管理方法,提高管理效率。
图1 网格化管理组织结构
在网格化管理中,执行和监督是相分离和独立的两个环节,目前农网系统中,服务体系薄弱、难以深入基层,同时农网建设和检修的困难都较大,传统服务以被动型为主。如果将网格化应用于农网系统,有利于转变服务形态,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、主动服务、主动解决,从而推动电网服务更加人性化、个性化、主动化。
2 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
目前,由于农网贴近基层,直接接入农村用户,受到运维经费、交通成本、人员配置等因素的限制,一直存在供电半径长、各个网点之间联系困难、电网用户分布不均衡等现象,一旦农网内部出现运维、营销等方面的需求,很难及时处理。网格化服务在农电管理中得到应用后,有助于系统地解决上述问题。
2.1 网格化服务于农网运行维护管理
在农网运行维护管理方面,基于技术性、经济性、可靠性等因素综合考虑,应用网格化思维,能够构建最优体系,优化农网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农网设备管理和服务等策略,实现进一步细化管理。具体如下:
构建三层网格化体系,首先,结合地区农网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规划,将其详细划分为小网格;其次,在划分的网格基础上,根据各个网格面积、网格内变电站的规模,再详细划分小区域;最后,基于划分出的小区域,对农网各个台区进行划分管理,结合各个区域地理位置和面积,对农网各个高、中、低压台区进行科学划分,这样能够更加精细地对各个台区内的农网用户、用电负荷和设备进行管理,提升农村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服务水平。
在这种方式下,农网范围内各个网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,不仅范围不叠加,而且能够相互独立管理,这样就为电网进行业扩接入、可靠性管理、线损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有利于提升农网基础台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,从而为提高农电管理水平打下基础。
2.2 网格化服务于农网供电“城乡一体化”
除了运行维护方面,网格化服务在“城乡一体化”“村电共建”方面也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,网格化方式下,农电工驻村服务,能够便利供电服务,贴近基层,直接缩短电力企业与农电用户的距离,从而极大地改善农网用户的用电条件,广大农友也能够更好地享受用电服务,从而构建国家电网的优质服务形象。
网格化服务于农网供电“城乡一体化”时,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工作推进机制和综合服务机制,通过双重保障给广大农友带来实惠。以“村电共建”的实施和推进为例,在网格化方式下,每个对应的网格均成为独立的工作单元,建立“村电共建”联络点,供电公司与村委会合作,配备专门的“电力网格员”,村委会为网格员提供工作场地,与供电公司签订《协议书》,共同维护相关办公设施和硬件设备,做好电力服务。
同时,基于农网服务的特殊性,针对老弱病残用户,供电公司提供人性化的帮扶服务,建立专门的特殊服务台账,对这些特殊用户进行逐个帮扶,定期帮助他们检修用电设备、居住区线路,更好地体现供电服务的差异性,提供尽可能优质的电力服务。
2.3 网格化服务“零距离”解决用电诉求
农电用户位置分散、设备老化严重、交通不便,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,供电公司下属供电所,供电所下辖电工组,正常平均5~8个村才有一个电工组,这种情况下,传统的服务模式只有1/5的村组才能享受到“零距离”服务,而其他村组的服务需求很难得到及时响应。而网格化服务下,根据各个线路、台区、村落的分布进行网格划分后,每个村落根据规模大小配备网格员,有利于“零距离”解决用电诉求。
文章来源:《农电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ndgl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7/629.html
上一篇:巧破农电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玄机
下一篇:基于三新公司代理模式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