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农电管理》栏目设置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收稿方向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投稿方式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征稿要求[05/29]
- · 《农电管理》刊物宗旨[05/29]
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分析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,农村作为我国人口居住最多的地方,在村民的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、具有独特意义的档案资料,乡村档案作为乡村历史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我国传统文化
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,农村作为我国人口居住最多的地方,在村民的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、具有独特意义的档案资料,乡村档案作为乡村历史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,更能真切的反映出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录。因此,加强乡村档案的管理水平,为“三农”改革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,从而促进新时代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。
1.现阶段农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
1.1 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有待提高。大多数农村干部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,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,更是忽略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,而是将更多的精力、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中,以保障经济发展的平衡,因此,在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中,部分农村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,由于相关的农村干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,缺乏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机制,使得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[1]。
1.2 档案管理保管条件相对落后。在农村档案管理的工作中,对于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只是基础的工作内容,目的是方便后期对相关资料的查找,因此,需要将档案资料进行妥善、安全的管理和保存。然而在实际的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中,档案保存条件十分简陋,不是将档案资料放进袋子中放置,就是将其置放在无人看管的空房中,导致档案资料变质发霉,或者遭受偷盗破坏等状况,极度匮乏安全防护措施,大大降低了农村档案管理的实际有效性。
2.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分析
2.1 加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。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即是保障乡风文明,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档案资源的搜集,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并渗透到乡土文化中,将申报过程中的“申文”、“申遗”等文件资料和实物进行收集归档,积极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,将传统礼俗文化、德治传统以及乡规民约立足乡村,扎根乡村。同时还需注重乡村特色档案资源的收集归档,包括反应乡村生态文明、经济建设以及本地特有资源等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。其次,科学的整合档案资源,有助于对乡村档案的使用提供便捷,增强档案利用水平,从而确保乡村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。在进行整合档案资源的过程中,一定要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原始记录性,并且将档案的文件进行排序、填写档案盒编号和录入档案目录,有利于档案资料后期使用的连续性。最后,改善档案管理条件,确保防火设施、档案装具以及防霉防虫药品等档案管理必要设备的齐全,同时还需要根据档案资料的材质,选择性并具有针对性的控制和调节档案室内的温湿度,从而降低环境因素对档案的损害,针对于老化、破损、霉变等受损的档案文件,要及时的采取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,以便迎合乡村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求,从而促进乡村档案管理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服务[2]。
2.2 大力推进乡村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。加强乡村档案的管理水平,首先需要规范建档,提高乡村建档率,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归档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,明确归档的范围、时间及要求。同时,还需要明确三农档案的归档内容、分类标准、保管期限、安全设施、检索工具以及利用登记等,从而实现各类档案的完整性及齐全性,从而促进乡村档案资源的充足性和丰富性。其次,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,乡村档案资源的种类不能仅限于文书档案,档案的形式应该多元化、全面化。近年来,随着新时代的发展,档案的种类及形式愈加的多种多样,包括历史文化档案、美丽乡村建设档案、人口档案、五保档案、扶贫档案等,针对于这些新类型档案资料的管理,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当前档案管理的需求,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,必须不断的创新档案的管理方式,乡村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,不仅需要熟悉普通档案的整理业务,还需要熟悉各门类和特殊种类档案的分类标准及整理方法,严格的按照整理需求进行档案的整理工作,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,创新及优化档案管理方法及技巧,以便更好的使用。此外,实施规范化的档案资料管理,增强档案安全管理意识,针对于乡村档案室里存档的档案资料,必须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及完整性,一定要避免出现档案内容出现损毁、丢失、泄密等情况的发生。乡村相关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档案的安全,严格执行档案和人员出入库的登记制度、档案查询借阅制度以及档案保密制度,同时对档案资料进行定期的清点核对,确保档案的去留踪迹[3]。
文章来源:《农电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ndglzz.cn/qikandaodu/2021/0208/518.html
上一篇:研究所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探讨
下一篇:在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及对策研究